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60週年
教育領袖論壇

2021年11月 5 – 6日

未來教育研討會。教育科技解決方案。超過20位本地及外國著名學者演講。18個線上研討會。

主辦機構

牛津大學出版社

合辦機構

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

香港浸會大學教育學系

香港教育大學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策略伙伴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和平中心

支持機構

資訊科技教育領袖協會

電子學習聯盟

香港翻轉教學協會

香港數理教育學會

英國國際貿易部

教育科技機構

BSD Education

EVI Services Limited

HKT education

和記電訊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微軟香港有限公司

教育領袖論壇

自2020年2月起,香港教育界因應疫情而調整教學模式,學校及老師均面對不同的挑戰。牛津大學出版社作為教育出版界的領導者,我們希望能繼續支援並帶領學界一同面對教學新常態。適逢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成立60週年,本社特意邀請多名本地及國際知名的學者,一起探討及分享有關未來教學的建議,好讓不同層面的教育人士能及早裝備,無懼面對未來教育的轉變,繼續令教育業界茁壯成長。

研討會及講座重溫

內容篩選:

  • 全部
  • 幼稚園
  • 小學
  • 中學
  • 主題演講
  • 中文
  • 英文
  • 數學
  • 科學
  • 音樂
  • 教育科技

2021/11/05 16:00 - 17:45

支持本地學校面向未來的戰略重點
廣東話及英語
程介明教授, SBS, JP
程介明教授, SBS, JP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榮休教授
江紹祥教授
江紹祥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教授 • 教學科技中心總監
葛文林教授
葛文林教授
香港大學教學院院長
蘇秀冠教授
蘇秀冠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教育學系主任
梁美智女士
梁美智女士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副會長 •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中心聯主席
連鎮邦先生
連鎮邦先生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校長
陳美娟女士
陳美娟女士
英華小學校長
鄭淑華女士
鄭淑華女士
香港翻轉教學協會副會長 •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專業發展主任

我們怎樣能支援學校、老師和學生為未來做好準備?此教育界領袖研討會為牛津「學貫明天」教育領袖論壇中的重點項目。研討會將集合幾位頂尖學者、學校領袖和前線工作者,以多元角度探討哪些策略重點能長遠支援學校、老師和學生為未來做好準備。

2021/11/06 09:00 - 09:45

主題演講:疫情後學校及教育系統的變革
英語
Michael Fullan 教授
Michael Fullan 教授
前加拿大安大略教育學院院長

疫情前,全球教育系統未能完全滿足及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本環節將展示疫情前學校系統所欠缺的因素及21世紀的短期危機(尤指2022年及之後)為未來教育變革所帶來的契機,同時深入分析後疫情時代學校領導應具備的能力,培育並帶領下一代走向成功的未來。

2021/11/06 10:00 - 10:45

跨越未來的數學教育
廣東話
梁貫成教授
梁貫成教授
香港大學健泰基金教授(數學教育)

近年來,針對未來教育的議題聚焦在科技及21世紀技能的重要性,並漸漸取代傳統的學科如文學及數學。在此演講中將重申數學科在未來教育扮演的重要角色,不論古今,數學思維(如邏輯推理)及數學理論已被廣泛應用於解決生活難題中,印證了其不可或缺的地位。

2021/11/06 10:00 - 10:45

從創新科技轉化為臨床應用
廣東話
盧煜明教授
盧煜明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醫學講座教授

在這個講座,盧教授會分享由中學就讀聖若瑟書院、進而入讀劍橋及牛津大學兩所學府,到回港成為臨床科學家的學習歷程。他會與大家淺談個中挑戰,以及培育新一代科學家及科技企業家的想望。

2021/11/06 10:00 - 10:45

回歸根本 - 好奇心與創造力的(線上)中文課
廣東話
鄭淑華女士
鄭淑華女士
香港翻轉教學協會副會長 •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專業發展主任

我們經歷了18個月的疫情時代,停課、復課、線上課、半天課、半復課輪替變化,課時大大縮減了,考試也被取消。各種變更都在逼迫着我們思考:在中文科的教與學裡,有甚麼核心的元素是不能失去的?去蕪存菁,我的答案是「思考力」和「創造力」。這次工作坊希望帶給老師們:設計好奇心與創造力課堂的原則和方法,把握線上教學工具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勇於探究、多元表達,從而培育學生的思考力和創造力。​

2021/11/06 10:00 - 10:45

7個關於「科技促進語言學習」(Technology-Enhanced Language Learning, TELL) 的迷思
英語
施敏文博士
施敏文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名譽專業顧問

當科技開始融入語言教學時,曾引起各方不同的反應。部份人士認為只是三分鐘熱度,但同時有人趨之若鶩,視科技為解决語言教學上所有困難的萬能之計。相比在早期時有較多的限制,應用於語言教學的科技在近十年間正極速發展,大量透過科技促進語言學習的課堂活動亦應運而生。在急速發展的同時,究竟如何正確地使用科技於語言教學中,並尋找當中的平衡?是次研討會將主要剖析當中的誤解,打破科技促進語言學習的七個迷思。​

2021/11/06 11:00 - 11:30

重想教育:利用教學科技應對後疫症時代的教學轉變
廣東話
許遵發先生
許遵發先生
Microsoft香港區域科技長

Microsoft香港與教育局自2004年起已合作推行Partners in Learning計劃,旨在裝備老師及學生提升數碼技能應付未來需要。此環節中,Microsoft 香港區域科技長許遵發先生將會分享教育界未來的科技趨勢,人工智能(AI) 及大數據分析 (Big Data & Analytics) 如何協助學校及教師適應後疫症時代的轉變。

2021/11/06 11:00 - 11:30

融合教育的全方位學習設計 (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
英語
Bogdan Copil 先生
Bogdan Copil 先生
Edpuzzle EdTech Specialist

全方位學習設計以多元化方式實現高效的學習,照顧不同的學習需要。不同的學習內容及模式能促進學生學習和掌握有關知識,並有效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此環節中講者將深入探討全方位學習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同時以實例展示如何透過Edpuzzle提高教學影片的學習成效。​

2021/11/06 11:00 - 11:30

讓「共學空間」有更多可能
廣東話
陳狄康先生
陳狄康先生
9三設計設計總監及創辦人

HKT education (HKTE) 的「共學空間」以構建廿一世紀課室為理念,設計著重促進協作、學習、探索和共享的需求,打造符合未來STEM及電子學習學與教的教室。 HKTE 已與超過100多間學校合作「共學空間」項目。每個設計都是獨一無二,由我們的專業建築及室內設計師量身定制,將教學方法和藝術設計兩者揉合,而創造出迎合不同需要的「共學空間」。於分享會期間,設計師和學校代表將分享他們在籌劃「共學空間」項目中的經驗,並希望透過是次經驗分享能幫助其他學校及同工在不久的將來創建出他們的「共學空間」。

2021/11/06 11:45 - 12:30

主題演講:在學校中傳揚和平信息
廣東話
梁美智女士
梁美智女士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副會長 •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中心聯主席
方奕展先生
方奕展先生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和平中心執行委員會成員
宗藹雯女士
宗藹雯女士
天主教總堂區學校校長

當混亂和衝突在我們的世界中司空見慣之時,新一代能擁有適切的技能和心態來為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和平變得越來越重要。學校可考慮引入學習計劃和活動來培養和平建設者。在本次演講中,將向與會者介紹此類學習計劃的例子,包括經濟與和平研究所的積極和平教育,以及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中心發起的和平學校計劃。

2021/11/06 12:30 - 13:15

面向未來的幼兒教育:技術和教育學的進步
英語
胡馨允博士
胡馨允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高級講師
楊偉鵬博士
楊偉鵬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在數字社會中,至關重要的是在早期促進適當的學習體驗,讓所有兒童都能接受數字素養和公平。 STEAM 教育是一個強大的槓桿,可以在不犧牲人文學科的情況下讓學生參與 STEM 相關的職業道路,尤其是在需要跨學科勞動力以實現未來創新時。作為來自香港教育大學的演講者,兩位正在努力將 STEAM 融入幼兒教育,以培養下一代的創造性和文化響應能力。在本次演講中,胡馨允博士將分享為什麼早年是培養孩子在 STEAM 中的興趣和學習方法,以及他們獲得科學探究、計算思維和設計思維的關鍵時期。楊偉鵬博士將分享關於提供早期 STEAM 教育的最先進教學法的研究。

2021/11/06 12:30 - 13:15

活用教學科技促進小學中文科的悅趣化學習
廣東話
林竹女士
林竹女士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中文科科主任

悅趣化學習能提升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動機與學習效能,更能藉由遊戲,培育學生重要的關鍵素養,如: 問題解決、溝通協作、策略思考等等。在小學中文教學上,透過活用教學科技能有效營造悅趣化的學習環境。本分享環節將探討如何透過靈活應用微軟教育電子資源為學生帶來全新的中文學習體驗,以提升學教效能。

2021/11/06 12:30 - 13:15

全方位推動正向教育校本經驗
廣東話
嚴天樂先生
嚴天樂先生
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亞斯理衞理小學校風及學生支援統籌主任

根據多項研究及調查顯示,香港學生的快樂及幸福指數處於令人擔憂的水平。學生在學習經歷中經常承受來自學學業、社交、家庭及情緒的壓力,影響學生的生命成長、情緒及心理發展。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亞斯理衞理小學自2016年起,以正向教育的核心理念出發,規劃及推展一系列針對學生成長及心理需要的正向教育課程及學習經歷,讓學生透過真實且生活化的體驗學習,培養成長思維、建構自我概念及鞏固團隊精神,以「做最好的我們成就最好的我」為培育目標,讓學生及教師在正面、幸福、健康的校園中彼此成長。

2021/11/06 13:15 - 13:45

5G 智慧校園方案
廣東話
麥紀欣小姐
麥紀欣小姐
和記電訊 (香港) 有限公司企業市場高級副總裁

5G服務開拓日常生活的每個範疇,更加快推動智慧校園發展,令混合式學習內容更豐富無界限。借助5G科技,學校可以實施多樣化及更先進的電子學習方案,如智慧機械人、人工智能和擴增實境學習方案等,提升學習趣味,令教學更有效率。固定無線接入 (FWA) 讓學校進一步受惠於5G網絡,現在透過簡單的設置,校園可瞬間建立超高速及全覆蓋的 5G 寬頻網絡,無需等待固定線路鋪線和安裝。麥紀欣小姐將分享 3Education 作為3香港的專業教育團隊,如何利用世界級電訊商的經驗與學校攜手建構5G智慧校園。

2021/11/06 13:15 - 13:45

香港幼稚園於疫情下資訊科技的現況和挑戰
廣東話
梁衛文博士
梁衛文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聶啓恩先生
聶啓恩先生
EVI Services企業總監

根據發怖問卷調查報告結果,分享幼稚園於資訊科技的使用現況及挑戰,並分享EVIGarten的使用案例作參考。

2021/11/06 13:15 - 14:00

教學和政策實施:重新定義核心讀寫能力及評估的新模式
英語
紀傑斯先生
紀傑斯先生
BSD Education首席執行官

隨著教育模式的發展趨向讓學生為未來的工作預先準備,核心讀寫能力和評估模式從而定必需作出變化。在今次的演講中,我們將探討核心讀寫能力擴展到包括數碼科技認知的定義,與及認識其影響力和如何實踐教學之上,同時考慮未來學生學習的評估和認證的模式。

2021/11/06 14:00 - 14:45

主題演講:廿一世紀的教學英語與英語教學:全球化與英語教學
英語
Heath Rose 教授
Heath Rose 教授
牛津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英語發展成為全球通用語言後,不但改變了英語於各國的應用,甚至乎影響了於中小幼學校及大學的教與學。本環節以課室教學研究結果為依據,透過當中老師在英文課堂中加入國際觀的實驗,綜合出二十一世紀創意英語教學的新模式。當中學生有機會學習如何以英語與來自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英語方言、擁有不同口音及能力的人士溝通,貼近全球化的需要,以培育孩子面向未來。另外,講者會深入探討其他學校科目以英語授課而衍生的問題,並將研究所得為英文科及其他學科老師作出相關的建議。​

2021/11/06 15:00 - 15:45

主題演講:教育未來方案
英語
Andreas Schleicher 教授
Andreas Schleicher 教授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教育及技能總監及秘書長教育政策特別顧問

演講嘉賓

程介明教授, SBS, JP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榮休教授

江紹祥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教授、教學科技中心總監

葛文林教授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蘇秀冠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教育學系主任

梁美智女士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副會長 &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中心聯主席

連鎮邦先生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校長

陳美娟女士

英華小學校長

鄭淑華女士

香港翻轉教學協會副會長;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專業發展主任

Michael Fullan 教授

前加拿大安大略教育學院院長

施敏文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名譽專業顧問

梁貫成教授

香港大學健泰基金教授(數學教育)

盧煜明教授

李嘉誠醫學講座教授

許遵發先生

Microsoft 香港區域科技長

方奕展先生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和平中心執行委員會成員

宗藹雯女士

天主教總堂區學校校長

Bogdan Copil先生

Edpuzzle EdTech Specialist

陳狄康先生

9三設計設計總監及創辦人

胡馨允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高級講師

楊偉鵬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林竹女士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中文科科主任

嚴天樂先生

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亞斯理衞理小學校風及學生支援統籌主任

麥紀欣小姐

和記電訊 (香港) 有限公司企業市場高級副總裁

梁衛文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聶啓恩先生

EVI Services企業總監

紀傑斯先生

BSD Education 首席執行官

Heath Rose教授

牛津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Andreas Schleicher教授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教育及技能總監及秘書長教育政策特別顧問

© 本網站版權為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有限公司所有 | 私隱政策 | 法律公告 | Cookie 政策 | 特許協議